重构信心丨融资篇:2025年房企现化债积极信号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重构信心丨融资篇:2025年房企现化债积极信号


重构信心丨融资篇:2025年房企现化债积极信号

  2025-10-05 19:50:13     简体|繁體
http://m.993113.com/1092633.html

2025年前三季度,房企融资仍然呈现收缩态势。其中第三季度融资1145亿,环比上升5%,但同比下降35%。

可见,自2024年房企融资支持政策虽然边际改善,各地更是推广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但非银融资规模仍未改变下滑趋势。

2021年至今房地产行业已进入调整期的第四年,截至2025年三季度已有不少房企已完成了全部的债务重组。

据CRIC统计,累计来看,当前共计11家房企实现了境内或境外部分的债务重组。

在过去一年里,中央政府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目标,企业主体能够正常运作是房地产止跌回稳的一个重要标志。

CRIC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融资规模达3072亿,同比下降30%。其中第三季度融资1145亿,环比上升5%,但同比下降35%,处于历史低位。多数民营房企,尤其是出险房企,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从企业的债券类融资成本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的境外债券融资成本为8.95%。而境内债券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至2.57%,较2024年全年继续下降了0.34个百分点。境内债券融资成本不断下降,一方面是由于自2024年货币环境开始宽松,LPR持续下调;另一方面,发债主体大多数为国企央企及优质民企,这类企业融资优势较为明显,如发债较多的招商蛇口、中交地产、美的置业等等。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为3%。

从企业的性质分类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国企、央企的发债量为1313亿元,同比下降了8%。而民营企业的发债量为134亿,同比下降13%;此外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债量106亿,同比增长22%。需注意的是,2025年前三季度国企央企的发债量占比达85%。

从成本上来看,国企、央企2025年前三季度的融资成本为2.58%,而民营企业则为5.40%,两者之间的差距再次扩大到2.82个百分点;此外混合所有制房企的融资成本下降至3.90%。在当前融资环境下,有充足抵押物及其他增信措施的优质房企更能够在政策扶持中受益,同时也能够获取更多的低息借款。

从2021年恒大正式暴雷到2025年,房地产行业已进入调整期的第四年,截至2025年三季度也有不少房企已完成了全部的债务重组。从境内破产的法律程序来看,华晨地产、协信远创、金科股份、新华联已陆续完成了破产重整,而港股房企福晟国际也于2023年以股本重组及定增的代价实现了债务重组。

在债务重组方面,旭辉集团已经实现了境内外债务的整体重组;龙光集团与融创集团的境内债均重组成功,境外债重组方案已得到大多数债权人支持,其中融创将于10月14日举行境外债务重组计划会议,而龙光已于9月10日与债权人小组订立修订协议。以此来看,当前完成破产重整或股本重组的房企共计5家,境内外整体债务实现重组或接近成功的房企共计3家。

除此之外,世茂集团、佳兆业、中梁控股、金轮天地控股、中国奥园、时代中国控股、远洋集团以及禹洲集团共计8家企业的境外债重组成功,荣盛发展及绿地控股也分别对境外债展期。此外,花样年也于2023年完成了境内债的重组。累计来看,共计11家房企实现了境内或境外部分的债务重组。

事实上,债务重组成功并不意味着企业恢复正常经营轨道。以近期刚完成境内外债务重组的旭辉为例,2025年8月,旭辉董事局主席林中对外表示,旭辉控股距离真正“站起来”,可能还需要三年时间,从低谷再出发,公司要进行二次创业,更明确提出将不会再重蹈“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覆辙,而要走一条“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新路径。此前,林中曾提及,未来旭辉控股聚焦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一是稳定的收租业务,也就是旭辉持有的上海、北京等一二线城市优质商业资产组合;二是高度聚焦的开发业务,收缩深耕少数核心城市;三是房地产资管业务,学习美式开发商经验,向铁狮门、黑石方向发展。

从债务到期来看,2024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达4829亿,而发行规模仅有2209亿,房企无法通过借新还旧覆盖到期债务。此外由于近年来不少房企选择将债务展期或置换,在此背景下2025年房企的债务压力较大,2025年债务到期规模甚至要高于2024年,达5342亿元;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是偿债高峰,到期规模约1600亿元。由于近年来,房企债券发行规模下滑明显,2026年房企整体的债务到期规模也明显下降,其中2026年一季度到期约1298亿,三季度到期1170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公募REITs在我国大力推行,有助于帮助房企将原本沉淀在自持物业中的资金释放出来,用于偿还债务、补充流动资金等。目前不少房企已经试水公募REITs或积极筹备发行。从中期业绩会及财务年报中的表态来看,华润置地、招商蛇口以及新城控股等均有明确表示未来要扩大REITs规模。

当前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以往传统的“重资产”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新形势,而公募REITs的出现能够帮助房企从开发商向运营商的角色转变,通过打造“投融管退”的全链条业务模式,帮助房企由“重”向“轻”的资产结构转变。

除此之外,对于开发业务而言,出险房企的首要任务仍是与金融机构和债权人积极协商,适当延长债务期限,缓解当前的债务压力。未出险房企,需要对企业的土地储备进行结构性调整,尤其是加快滞重库存的去化,加快低量级城市项目去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