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凌 解锁千年针灸的“科学密码”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赵凌 解锁千年针灸的“科学密码”


赵凌 解锁千年针灸的“科学密码”

  2025-10-04 21:50:01     简体|繁體
http://m.993113.com/1092490.html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若晔

中医针灸源远流长、家喻户晓,作为一种中华文化符号和医学方法,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然而,长久以来,由于缺乏高质量临床证据和影像学等层面的直接佐证,中医针灸的穴位及功效是否存在在国际上备受争议。

在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赵凌领衔的科研团队,用10余年的执着探索,为这一争议给出了科学答案。团队针对“穴位效应是否存在特异性”进行持续研究,通过4项临床研究在国际上首次确证“针灸穴位效应存在特异性”,并具有持续性、循经性和差异性特征。近日,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赵凌荣获2024年度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这份殊荣正是对她与团队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的最佳注解。

“我们的研究始于一场‘质疑’。”赵凌回忆道。2005年,德国科学家发表的一篇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报道,称针刺穴位与非穴位的临床效果并无显著差异。

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结果认为穴位是不存在的,很大程度上否定了针灸这门学科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随后,赵凌跟随自己的导师组建团队,开启了针对“穴位效应是否存在特异性”的大量研究。在全国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的200多位学者鼎力支持下,团队足迹遍布全国,对全国5000多名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涉及偏头痛、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慢性颈痛等多种病症。扎实的数据给出有力回应:针灸的有效率高达70%至90%。

10余年深耕,研究持续不断、层层递进。从最初通过临床试验系统性验证穴位效应的特异性,到进一步提炼出持续性、循经性、差异性等核心规律,再到深入剖析规律背后的机制与影响因素,目标在于让针灸疗效的优势得到最大化发挥。

“以偏头痛针灸治疗为例,我们的研究逐步深入。”赵凌举例说明,第一阶段通过对比试验明确针刺穴位和非穴位的区别;第二阶段精准锁定特定经脉上的穴位疗效最优;第三阶段进行临床持续性等研究,证实穴位治疗效果可持续半年;第四阶段则结合患者病情差异,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临床研究之外,赵凌团队更用现代科学手段揭开了针灸疗效的“神秘面纱”。他们系统发现偏头痛患者存在进行性大脑结构和功能损伤的神经影像学标记,针刺的中枢调节具有靶向性、协同性和方向性等特征;结合临床及基础实验,从介观、微观多尺度揭示了通过针刺抑制中枢炎症,改善痛觉敏化,发挥针刺效应的生物学机制,筛选了偏头痛针刺治疗的关键作用靶标,构建了预测偏头痛发作频率和针刺疗效的神经影像学模型。

这些突破,让古老针灸的作用原理有了更加精准的现代医学注解。

谈及获奖感受,赵凌感慨万千,“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是对团队所有人多年付出的认可。研究路上,每一次与多领域专家的思想碰撞,每一次复盘时对研究的审视,都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行。”她坦言,“过去的成绩只是序章,未来要继续深耕。”

传承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谈及未来研究,赵凌语气坚定,“一方面要让中医针灸更好服务老百姓生活,不仅在疾病治疗中发力,也要在预防等领域彰显价值;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针灸与现代医学深度接轨,持续完善学科的科学化、标准化体系,让针灸在世界医学舞台上赢得更广泛的认可与尊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