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锌硒之都”何以花落凤冈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中国锌硒之都”何以花落凤冈


“中国锌硒之都”何以花落凤冈

  2025-11-10 23:05:56     简体|繁體
http://m.993113.com/1098554.html

多彩贵州网讯经“一带一路”国际功能农业科技创新院组织专家评审组通过实地考察、审阅材料、听取汇报、质询讨论等方式对凤冈县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授予凤冈县“中国锌硒之都”称号。近日,“中国锌硒之都”牌匾落户凤冈,当地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兴奋不已。

“中国锌硒之都”何以花落凤冈?笔者从专家评审组建议中找到了答案:“凤冈县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典范。”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家陈宗懋来凤冈考察后,给予“锌硒同聚,世界少有,中国唯一,是上天赐予凤冈的金不换”的高度赞誉。凤冈县资源禀赋独特优越,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茶叶主导产业核心产区位于北纬27°黄金产茶带,土壤、气候条件极适宜天然锌硒元素富集。据权威调查,县域土壤锌含量均值198mg/kg,硒含量均值0.25mg/kg,锌硒双元素达标土壤面积占比超60%,且元素形态以天然有机态为主,生物有效性高。现有耕地面积69.1万亩,富锌富硒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7.66%。农产品有茶叶、大米、肉牛、禽蛋等,锌硒含量稳定达标。凤冈县获“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凤冈锌硒茶”品质符合国家富锌富硒食品标准。

2024年以来,凤冈县聚焦功能农业发展,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激发产业主体内生动力,推动锌硒产业稳步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深秋时节,在进化镇临江村,贵州神农米业公司负责人谭仕波信心满满地说:“以前做常规大米,每斤卖3元,企业转型升级后,公司围绕锌硒功能打造特色锌硒米,每斤卖5元,市场订购每斤最高卖到35元……”

在蜂岩镇蔬菜保供基地,凤冈县云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林勇说:自从发展锌硒功能蔬菜后,价格每斤高出0.5元,市场前景好、销路不愁。该基地种植各类蔬菜500余亩,通过“线下+线上”的销售模式,年销售额达300余万元。

凤冈县将锌硒产业列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产品地方标准》等政策,设立专项基金。依托全球稀有的锌硒双富集资源,科学规划、全链开发与三产融合,已构建起全国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善的硒锌产业集群,项目资金的精准投入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以省级富锌富硒产业300万元项目资金,撬动企业自筹资金500余万元,合力打造2500亩标准化锌硒茶叶、水稻、糯玉米核心基地。核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6000亩土地融入锌硒产业发展热潮。

为延伸产业链条,今年凤冈县争取省级400万元项目资金,建设5800亩锌硒多品类种植养殖基地,配套建设两条锌硒茶饮精深加工生产线、一个功能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及生物菌肥生产线,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围绕做靓锌硒功能的锌硒茶、米、牛肉、蔬菜、食用菌、蜂蜜、蚕桑、中药材等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品牌,锌硒功能农特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在省城贵阳,经营凤冈特色农产品的店铺有20多家,营销队伍200余人,凤冈锌硒功能农特产品源源不断走进市民餐桌。

今年6月,凤冈县总投资780万元的优质蚕种繁育基地建成投用,到年底蚕种催青种可达3万张,解决了蚕种外购的问题,带动全县5.2万亩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受益蚕农800余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为蚕农节约成本40万元。

永和镇永和社区养蚕大户王道文说:“我流转土地300亩种植蚕桑,今年养了7批480张,毛收入140多万元,除去土地租金、务工费等支出,收入还行,日子好过。”

谈到凤冈蚕桑,上海水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梅山标说:“这里生态环境好,适合蚕桑种植,土壤富含锌硒,生产的蚕茧个头也大,蚕茧抽丝有1200米长,制成的丝质商品平均质量等级也能达到5A以上。”

凤冈县在10个村建设“智慧牛云”平台,牛棚内部设AI摄像头、环境传感器,实现繁殖进程、免疫、料肉比等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凤冈牛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山地雪花牛肉、牛排、牛肉串等30余个产品已进入“村BA”“村超”等场景销售,在贵阳、昆明等地建成体验店20余家。建立智慧化追溯体系,凤冈锌硒茶已接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可查看茶园位置、施肥用药记录、检测报告。肉牛产业链通过“智慧牛云”APP与县级监管平台对接,实现从进栏、防疫、检疫到屠宰流通全程电子档案管理。

目前,凤冈县注册涉农产品商标298个,涵盖肉牛、皮蛋、大米、菌类、蚕桑、玫瑰、水果、饮料、白酒、辣椒、中药材等。开发锌硒功能农业产品10个并通过认证,引进培育锌硒功能农业生产加工企业2家,开设锌硒功能农业产品体验店3家,实现锌硒功能农业产品综合产值达1亿元。到2026年底,以“锌硒+农业、锌硒+旅游、锌硒+康养”为纽带的产业链基本形成,将推广高标准锌硒功能农业种植基地40万亩,锌硒功能农业年综合产值达到45亿元。(陈昌霖)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信姚腾

三审:唐全寿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