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3种常见炎症,拖着不治会“致癌”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医生提醒:3种常见炎症,拖着不治会“致癌”


医生提醒:3种常见炎症,拖着不治会“致癌”

  2025-10-27 02:22:26     简体|繁體
http://m.993113.com/1095961.html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19世纪60年代,一位德国病理学家观察到癌变的组织中含有大量白细胞。白细胞是身体炎症反应的一部分,它能对抗病原体入侵、修复受损组织。

这位病理学家由此推测,一些肿瘤的起源可能与炎症有关。他的这一想法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根据近年来各国新发癌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醒,全球约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这些感染便是人们俗称的“炎症”。

慢性低度炎症更易发生癌变

炎症本身是免疫系统的“保护性反应”,它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要看“持续时间”和“强度”。

急性炎症

往往是身体的“应急保护”,比如,皮肤破损后的红肿热痛,是组织在修复损伤;流感时发烧,是免疫系统在升高体温抑制病毒复制。这些短期炎症通常不超过7天可自愈。

慢性低度炎症

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像“文火焖烧”般侵蚀器官,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诱发2型糖尿病、增加癌变风险等。

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杨盛力表示,炎症反应本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机制,但如果致炎因素持续存在,炎症因子不断释放到局部微环境中,细胞在不停“修复—损伤—修复”的过程中会增加基因突变风险,进而诱发正常细胞癌变。

与此同时,多种炎症细胞和因子还参与到肿瘤基质的重构及血管生成过程,不仅为肿瘤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还增强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此外,肿瘤本身也可以诱发炎症反应,形成持续存在的促癌环境。

医生点名3种“高危炎症”

从炎症发展为癌症,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存在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或有癌症家族史,这一进程就很可能加快。

杨盛力提醒,在多种慢性炎症中,以下3类与癌症发生的关联尤为明确,需引起重视。

1慢性病毒性肝炎

我国是肝炎和肝癌的高发国家,肝炎病毒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约80%的肝癌患者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

乙肝病毒感染后,易在细胞反复修复的过程中将病毒基因片段整合到正常细胞片段里,从而造成细胞突变,形成肿瘤。

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从而降低肝癌风险;已感染者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阻断炎症向癌症转化。

2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胃部炎症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重要诱因,早在1994年就被列为胃癌的1类致癌物。

该细菌通过附着胃黏膜并分泌多种酶,引发炎症和溃疡,与其他因素(如遗传、吸烟、腌制食品摄入等)共同促进胃癌发生。

目前临床常用的四联疗法清除率可达73%~88%,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显著降低胃癌发病风险。

3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患者罹患胰腺癌的风险,较普通人高出大约20倍。

酒精、肥胖和吸烟是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共同的危险因素,其病理特征也存在相似之处。

慢性炎症过程中,持续的炎症信号可损伤胰腺组织,导致抑癌基因失活,并进一步促进炎症细胞浸润和腺泡损伤,最终诱发胰腺癌。

除了上述类型外,结直肠慢性炎症、宫颈炎、牙周炎等,也可能诱发相应组织癌变。

7个方法避免“炎症失控”

专家们表示,不必过度“谈炎色变”,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将慢性炎症控制在安全区间,同时保留急性炎症的保护功能。

虽说慢性炎症不一定会发展成癌,但可能成为癌症的催化剂,防止慢性炎症失控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重视体检,早期筛查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及有针对性的癌症筛查,有助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或肿瘤,从而采取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提到的三种慢性炎症易引发癌变的情况,可通过以下方法做好筛查。

胃癌:40岁以上且是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的,应尽早并定期做胃镜筛查。

肝癌:男性超过35或40岁后,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腹部B超和甲胎蛋白AFP;女性超过45岁或50岁后,每半年筛查一次腹部B超和甲胎蛋白AFP。

胰腺癌:很难做到早期有效筛查,重点是控好相关诱因,如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肥胖等。临床上可通过检验如C199、CEA、CA125等肿瘤标记物,来明确胰腺癌在人体内的发生风险。

2积极控制慢性感染

及时治疗乙肝、丙肝、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可有效阻断相关炎症持续存在,是预防癌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3调“动”抗炎因子

久坐和缺乏运动会抑制免疫功能,增加感染和炎症风险。

运动时肌肉不停收缩,可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及分子量小的肌动蛋白,此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中可减轻炎症反应。建议每周进行3次~5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搭配力量训练,增加肌肉力量。

4吃些“抗炎食物”

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可扰乱肠道菌群环境,诱发慢性炎症。建议清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的蔬菜水果。

中国注册营养师谷传玲表示,以下食物含有较多对抗慢性炎症的成分,蔬果生吃的话抗炎效果更好,但也不必勉强,胃不好的人可以急火快炒,抗炎效果同样不错:

卷心菜、大白菜、萝卜;紫甘蓝;青椒、彩椒;洋葱;芹菜;绿茶、红茶;芝麻;亚麻籽油、紫苏油(适合凉拌);坚果;三文鱼、金枪鱼和沙丁鱼等鱼类。

5远离污染环境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尽可能少用染发剂和杀虫剂,远离强酸、强碱和甲醛等化学因子。

6减少“压力性炎症”

背负着巨大压力,会降低身体调节炎症的能力;熬夜会扰乱生物钟,诱发多种炎症疾病。

因此,要学会调节压力,积极排解不良情绪,并尽量在23时之前入睡。

7不乱吃抗生素

专家强调,非细菌性炎症,千万不要乱用抗生素。不能把抗炎等同于吃抗炎药、抗生素,一遇到上火、喉咙痛就吃两颗,这样会破坏炎症平衡。

慢性炎症往往不是细菌引起的,要么是无菌性炎症,要么是病毒感染。即使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也一定要到医院就诊,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

    最新资讯

    坚持自研多模态感知大模型与开源语言大模型并举,泉果基金调研海康威视
  • 2025-10-27 05:28:44

     

    西湖大学天文系成立,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毛淑德担任创系系主任
  • 2025-10-27 05:20:38

     

    《F1》之后,Apple有机会成为流媒体“鲶鱼”吗?
  • 2025-10-27 05:12:32

     

    新疆华世丹国际产业园冲刺全面封顶,预计2027年正式投产
  • 2025-10-27 05:04:26

     

    收评: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黄金概念全天弱势运行
  • 2025-10-27 04:56:20

     

    ETF收评:通信ETF广发领涨4.77%,黄金ETFAU领跌4.22%
  • 2025-10-27 04:48:14

     

    A股收评:沪指窄幅震荡微跌0.07%,沪深京三市成交额缩量超2000亿元
  • 2025-10-27 04:40:08

     

    相声界最宽厚的师父:范振钰一句话,成就了高峰与郭德纲的缘分
  • 2025-10-27 04:32:02

     

    女子直播间花88元买到自己捐赠的衣服!专属纽扣成铁证
  • 2025-10-27 04:23:56

     

    民生实事|济宁办好法律援助民生实事,让法治阳光温暖群众
  • 2025-10-27 04:15:50

     

    文化京圈儿专题报道: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用传统智慧焕新美好生活
  • 2025-10-27 04:07:44

     

    双首例落地!吉大一院技术支持,日照机器人手术实现 “零的突破”
  • 2025-10-27 03:59:38

     

    汪清县丨青春力量点亮延边乡村:镜头与直播间的振兴密码
  • 2025-10-27 03:51:32

     

    郭阳郭亮侯振鹏「吓天」乐队11.7北京返场限量发售 青春摇滚席卷京城!
  • 2025-10-27 03:43:26

     

    体坛午爆|欧冠阿森纳4:0横扫马竞,雷霆揭幕战双加时险胜火箭
  • 2025-10-27 03: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