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金叶飘香。在枣阳市各烟叶收购站的专业化分级车间里,一片片金黄的烟叶正悄然扮演着“双重角色”。它们不仅是烟农增收的“黄金叶”,更化身为连接千家万户的“就业桥”,让众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端上“技能碗”,吃上“致富饭”,稳稳地走出一条“顾家、增收”两不误的致富之路。
专业化服务,点亮“家门口”的就业之门
走进枣阳市吴店镇烟叶分级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景象。20余座分级台,分级工们各司其位,战斗着如小山一般成捆堆积的金色烟叶。而在她们精准的眼光,娴熟的动作下,很快堆积烟叶都会按照部位、颜色、品质进行分拣、定级、打捆,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图为烟叶专业化分级队的分级现场(高传奇/摄)
“我在这里干了五六年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分级队都会号召起我们这些老队员进行烟叶分级。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在这里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心里特别踏实。”来自吴店镇平林乡的专业化服务队员王大姐一边麻利地分拣着烟叶,一边笑着算起了收入账,“这一个用工期下来,差不多两个月,就能挣到一笔不小收入,既能顾家又能挣上钱。”
像王大姐这样的队员,在枣阳市并非个例。为提升烟叶品质、保障工业原料供应,枣阳市局(营销部)大力推行烟叶专业化分级服务。这项技术活不仅对烟叶质量提出了高要求,更在烟叶收购季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这些季节性岗位,精准地吸纳了农村的闲置劳动力,特别是需要照顾家庭的妇女,让她们在农闲时节也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技能培训赋能,锻造专业化服务“生力军”
专业化分级,关键在于“专业”。为确保分级纯度和效率,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下足了“匠人功夫”。通过烟叶合作社为平台,以专业烟叶分级工为技术导师,在各烟站的临近乡镇号召广大农民朋友参与,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的技术培训。

图为质管员指导分级队员定级(汪洋海/摄)
“我们招聘的专业化服务队员,很多本身就是烟农或有过烟叶管理经验,对烟叶特性非常熟悉。”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农艺师陈良存介绍道,“通过系统培训,他们能更快地掌握分级标准和技巧,这不仅保证了我们交售给工业公司的烟叶质量,也间接提升了烟农自身的种植效益,实现了双赢。”
近年以来,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已为多个烟叶合作社培训了数百名合格的专业化分级队员。这支有技术、懂标准的“生力军”,成为了枣阳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产业融合发展,铺就乡村振兴“金色大道”
小烟叶,大产业。据了解,枣阳市今年烟叶种植规模1.4万亩,预计收购烟叶3万余担。全市烟叶产业不仅为全市数百户签约合同的烟农提供稳定的烟叶交售保障,更通过拓宽专业化服务、运输、用工等环节,有效带动了产业链各环节的数百个就业岗位。

图为指导分级队员统一分级眼光标准(汪洋海/摄)
“近年来,我们始终以烟叶产业为核心,通过‘培训技能、优化服务、强化引导’,加快推进烟叶生产的专业化服务进程。”枣阳市烟草专卖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既要让种烟的农民效益更好,也要让围绕烟叶产业链的群众腰包更鼓。这既是助力烟农‘减工增效’,也是带动农村闲置劳动力‘就近务工’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如今,在枣阳,金黄的烟叶已然超越了其作为农产品的本身价值。它通过一套成熟的“合作社+专业化服务队+农户”的模式,成功铺就了一条坚实的增收致富路,点亮了无数家庭“足不出镇、就地增收”的就业之门,为枣阳市的乡村振兴发展添一抹“金叶光彩”。(陈泳纬、汪洋海)
责任编辑:赵家豪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