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刘瑜)近日,七星关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内,一面印着“执法公正、心系百姓”的锦旗格外醒目。申请执行人手持锦旗,却反复向执行法官说着“对不起”——这看似反常的一幕,背后却藏着一段彰显执行干警廉洁初心的动人故事。

事情要从一起普通的执行案件说起。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执行法官始终以“心系百姓、认真负责”的态度推进工作,这份担当让申请执行人深受感动,多次想以“特殊方式”表达谢意,却屡屡被执行法官婉拒。
2023年12月20日,申请执行人通过微信转账500元,执行法官当即退回并严肃告知:“心意领了,但是不能收取红包。”
2024年9月10日,申请执行人特意从乡下带来土蜂蜜送到法院,执行法官再次婉言谢绝:“您的认可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请您理解,我们不能收受当事人任何物品。”
2025年8月14日,申请执行人竟带着一只已宰杀好的土鸡上门,甚至谎称是执行法官的“表姐”,将土鸡交给大厅工作人员后便匆匆离开。执行法官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申请人,语气坚定却温和地说:“同志,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实事求是是基本准则,不能编造谎言;而且我更不能收您的东西,这是廉洁执法的硬规矩。”最终,申请人在理解后自行取回了土鸡。
三次“送礼”均被拒,申请执行人不仅没有不满,反而深深被执行法官的廉洁自律所打动,“之前总想着用‘送东西’表达感谢,没意识到这是在让法官违反纪律。”申请执行人在送锦旗时向法官道歉,“法官守住了底线,也让我明白,真正的司法公正,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一次,执行法官笑着收下了锦旗:“这面锦旗是您对法院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们继续做好执行工作的鼓励。”
执行法官在谈及此事时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规范提升三年行动”明确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杜绝“关系案”“人情案”;贵州省高院“严格管理·规范执行—强化执行队伍建设年”活动也反复强调要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筑牢执行干警廉洁防线——这些要求不是纸上条文,而是要融入每一次案件办理、每一次与当事人接触中,坚决拒绝财物馈赠,才能让司法权威更有公信力,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近年来,七星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始终将“廉洁执法、司法为民”贯穿执行工作全过程。通过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一案一账号”案款管理、完善执行监督机制等举措,推动执行队伍作风建设走深走实;通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规范财产查控、处置、案款发放等关键环节,让每一起执行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一面锦旗,是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认可。三次拒礼,是执行干警对廉洁底线的坚守。下一步,七星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将继续以榜样为引领,深入落实执行工作规范化要求,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执行铁军,用实际行动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注入更多温度与力量。
一审:韩春华
二审:张扬
三审:马本立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