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习惯了虚空讹诈的上上强度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给习惯了虚空讹诈的上上强度


给习惯了虚空讹诈的上上强度

  2025-10-12 02:04:57     简体|繁體
http://m.993113.com/1093389.html

(来源:大公馆)

大树乡谈

国庆假期刚过,就打了一轮组合拳,快准狠。

第一拳:大幅增加出口管控物项。也就是商务、海关联合发布的第55号、56号、57号、58号公告,涉及超硬材料、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部分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

第二拳,全面升级稀土管控。也就是商务部10月9日发布第61号、第62号公告,宣布对稀土相关物项及技术实施管控。

一二拳合力,联合此前已公布措施,标志稀土管控升级为全链条监管。

稀土管控新出的三点特别值得回味:

一是特别针对先进芯片。第61号公告第四条明确“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逐案审批”。

二是特别强调《合规告知书》。提高境内外出口经营者合规要求,要求向境外进口商、最终用户、下一个接收方等出具《合规告知书》。这个措施,小镇认为是下一轮监管升级的一个切入点,联想几个月前美国企业向中国跨洋举报本国稀土走私路线,帮助中国破获稀土走私大案,新增的措施会不会更方便举报呢?

三是对稀土技术的全链条监管。根据第62号公告,明确禁止出口的技术已经包括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关技术、载体,而且相关生产线的装配、调试、维护、维修、升级等技术也在禁止范围内。

商务方面,还更新了不可靠实体清单,继续增加涉台军售的实体。

第三拳: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这是来自交通运输部门第54号公告,10月10日公布,明确10月14日起开始征收,这个时间与美国征收港口服务费的时间同步,而且注意北京时间比美国时间更早。

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

一是收费标准明确。

小镇今年4月在分析美国要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服务费,提出了三个没有明确的实操问题,可执行性太低。比如一艘船单次航行会经过多个港口,如何收费?按航次、包月还是包年?从美国出口商品,是否也要征收?

细则才是政策落实的根本,一个政策没有细则,还不如废纸。可见美国4月17日提出这个政策时非常粗糙,以至于令人怀疑根本就没准备真的征收,只是进行讹诈,后来随着中国对等升级,美国才不断完善,但以美国的行政执行能力,10月14日到底能不能开始征收,是一个问题。

反观中国的54号公告,规定非常明确。

比如明确按照净吨征收、不足1净吨的按1净吨计算;收费按照靠泊中国港口的时间点规定了四个阶段,也就是2025年10月14日、2026年4月17日、2027年4月17日、2028年4月17日以后,分别征收每净吨400元、640元、880元、1120元,升级的时间节点就是美国提出港口服务费的日期;还明确同一航线挂靠多个中国港口的,只在第一个港口征收,同一艘船舶一年内收取不超过5个航次。

二是打击范围既要精准,又要够大。

公告中明确了五类与美国有关的船舶所属标准,包括美国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运营的,悬挂美国国旗的,在美国建造的,单说这四点,打击范围还很有限,毕竟美国造船确实很差,美国本身拥有的远洋货轮也非常少。

但还有一条,规定“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表决权、董事会席位)的企业、其他组织拥有或运营的船舶”,而且不仅仅是股权,25%以上的表决权、董事会席位也算,这打击范围就大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美国联邦权与州权、行政与资本私有、共和与民主两党等复杂博弈,导致美国联邦对各沿海港口缺乏掌控力,10月14日实施后很可能还要面临诉讼等争议,美国行政能力也长期不足。

但中国一旦宣布执行,说哪天就是哪天、说如何征收就如何征收,这就意味着,美国10月14日虽然理论上开始征收,但实际执行很可能拉垮,而中国早就做好了准备,中国说话算话,这一点应该都清楚。

接下来,球踢回到美国脚下。

第四拳:市监10月10日宣布对高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发起立案调查。针对的是2023年5月高通收购Autotalks,被收购公司从2009年就致力于汽车V2X通信,高通收购后,就把该公司研发的技术方案整合进了高通自家的云链接汽车平台“骁龙数字底盘”。

这个数字底盘是高通特别重视的新项目,而占据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先优势的中国是高通汽车项目最重要的未来市场,脱离中国汽车产业的支持,高通的这个汽车平台,必然被中国自主企业超越。

根据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9月“2025骁龙峰会·中国”主题演讲上提供的数据,自2023年起,仅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高通就与众多中国汽车品牌合作推出了210多款车型,高通目标是与中国汽车伙伴一起,打造“车轮上的智能终端”。

同在10月10日,还有一个小新闻,可能未必关注到。这一天“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举行了深圳新闻发布会,深圳发改委提到,新凯来即将亮相这次展览,连同多家子公司将展示很多新产品,还提到“请大家拭目以待,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2025湾芯展”将于2025年10月15日至17日在深圳举行。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新凯来这家公司,简单地说是2012实验室与深圳国资委合作成立了新凯来,而新凯来与上海国资委100%持股的上海创科微各占50%股份成立了宇量昇。

结合稀土全链条管控,专门提到针对“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非常期待即将举行的“2025湾芯展”。这也是小镇之前说的,只要有必要,全球芯片的技术上限,就是中国自主生产能力。

其他还有一些相关动态。

比如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的铁矿石人民币结算博弈已经有了结果,必和必拓已接受中国客户部分铁矿石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要求,并且在2025年四季度正式实施,这是中国通过集中采购和市场力量联合驱动,在大宗商品采购上取得的又一次突破。

一个缺口打通了,后面的就更容易了。

特朗普在国庆期间也频频在社交媒体发声,其中就提到将在APEC峰会期间,与中国讨论大豆问题。

但对于大豆,小镇今年4月就说了,美国虚空讹诈,只会导致自身利益受损,中国并非必须买美国大豆不可,恰恰相反,中国客观上需要将更多农产品、矿产订单转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实现中国与更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平衡,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出口获得人民币,才有钱进一步采购中国商品,从而继续促进中国出口进一步提升,降低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粮食作为国际大宗交易,要考虑成本问题。在美国对中国以芬太尼为名加征关税后,中国对美国大豆对等征收10%关税,加上此前关税,使得美国大豆出口中国的总加税已达25%,这就导致美国大豆没有性价比。

大豆作为大宗贸易,还要考虑期货锁定。并不是说美国大豆打折25%甚至40%,中国企业就会购买,因为大宗贸易尤其粮食贸易,本质是期货,粮食不可能几天内从地里长出来,从大豆生产者角度,就怕辛苦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结果生产出来后收购商突然反悔,所以需要提前锁定订单,等正式交割的时候,按照几个月前锁定的合同价格交割。

美国大豆生产商目前就面临缺少购买者导致成本难以回收的问题。特朗普说考虑“100亿美元援助”,先不说只是考虑,这援助能一直给下去吗?参考美国针对禽流感灭杀的补贴,又会设置多少障碍?这100亿美元口头援助,又有多少会落到诸如律师、中介平台、官员政客白手套等手中?

美国如果10月想卖给中国大豆,最起码应该提前两三个月敲定合同,都已经10月了,中国四季度截至12月以前的需求已经基本完成采购,就算美国大豆拼命打折,也不可能大规模购买了,甚至就算免费送,还得嫌弃占用仓储。

当然,如果美国有足够的诚意,并且提供非常有力度的折扣价,还是可以争取下明年一季度也就是2026年1月到3月的大豆订单,而且一定要快,因为一季度本就是大豆进口的淡季,2025年一季度大豆进口总量只有1711万吨,主要是因为巴西旧作大豆供应不足,但今年巴西大豆产量可足够多了。

等到2026年4月就轮到新季大豆了,根据荷兰合作银行预计,巴西在2025/2026年度大豆产量将达1.75亿吨,超过2024/2025年度的1.697亿吨,巴西之所以继续大规模扩产,当然是因为来自中国的稳定订单。

如果放量采购,仅巴西就足以满足中国全部的大豆进口需求。而中国通过与巴西加强大豆、铁矿石等农产品、原材料进口,也与巴西建立了深层次合作关系,中国外卖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巴西市场“打生打死”,也是因为巴西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半个主场,以至于占据巴西外卖市场绝对份额的本土企业,面对中国企业的攻势,也只能靠砸钱应对。

说到大豆和巴西,还有一件事具有代表性。

10月6日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阿根廷农业秘书处发布决议,修改1994年出台的一项规定,大幅提高阿根廷出口高粱的品质标准,将出口高粱按等级分为每百升72公斤、70公斤、67公斤三个标准,并且严格限制破碎粒与非谷物物质含量,不符合标准的货物将失去出口认证资格。

小镇之前提到阿根廷9月24日宣布,限期10月31日前,对70亿美元出口农产品采取“零税出口”,就是为了尽快从中国获得更多美元外汇,从而应对未来一年内必然爆发的外汇危机。

这次针对出口高粱提高标准,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满足国外饲料和加工要求,避免货物被拒收,提高阿根廷作为长期农产品供应商的可靠性。名义上说是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说白了就是满足中国要求,因为自2021年之后,中国已经是阿根廷绝对主要的高粱卖家,2025年1月到8月,阿根廷总计出口123万吨高粱,其中122万吨运往中国。

中国也是全球最主要的高粱进口国,占比长期在90%左右,顺带一提,2021年的时候,美国出口了全球高粱的62%,当时阿根廷占比为18%。

巴西能吃掉美国的对华大豆订单,阿根廷凭什么不能吞下美国的对华高粱订单?

至于会导致阿根廷和美国关系恶化,这跟获得更多外汇相比,算得了什么?

反正无论美国本土还是巴西、阿根廷的大宗农作物,背后不都是国际资本?

上述四拳,还有零散的一些行动,构成了本轮组合拳,拳法角度刁钻、精准、覆盖面广,长期来看,这是中国的自主行动,要以自身主动作为去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也要拆解美西方的针对和抹黑,比如所谓的“产能过剩威胁论”,可如果制造矛盾、对立的少数国家少生产、关停产线,那不就不过剩了?

而在短期,更针对即将在月底召开的APEC峰会,特朗普那边已经频繁放话了,不过小镇现在已经不关注说啥了,毕竟没啥意义。中国不接受美国虚空造牌那一套,想谈欢迎,但必须对等,拿出诚意来,而特朗普领导的政权主打就是“赢麻了”,在内部制约下,偏偏拿不出诚意。

要想中国恢复对美国的大豆进口也不是不能谈,但不接受美国拿虚空造牌置换,也不接受拿美国还没有执行的港口服务费等作为条件,必须拿美国已经执行的措施对等交换。

目前唯一能够接受的,就是美国取消以芬太尼为名加征的20%关税,那么中国也可以取消针对美国大豆、高粱、鸡肉、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对等关税”。

而且美国最好要快。不同于美国公布政策简单随意、执行千难万阻。中国的模式是谋定后动,一项重大决策出台,一定早就做好了相应准备,铺垫已久。

比如美国4月宣称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服务费,中国并没有立刻宣布对等征收,而是先去做基础调研、相关工作,全部做完了,观察美国没有悔改,然后才在10月10日宣布对等征收,并选择美国开始征收的同一天。

特朗普不是喜欢给几天缓冲期来施压吗?这个做法挺好,这次也给了美国4天时间,甚至由于美国华盛顿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美国还有更多时间慢慢考虑。

这就是中国一贯的做法: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就如在军事上,中国强调“不打第一枪”,但后半句更重要“也不给对方打出第二枪的机会”,任何对手只要敢先动手,中国就会立刻出手,保持克制,是为了蓄力。

这就意味着,美国可能只是讹诈,并没有做好实施的准备,但中国向来是认真的,说了就做,既然不想好好做生意,那就对等升级,那就看谁最后扛不住。

所以,小镇之前也说,对未来的贸易博弈,可以降低关注度,只需要关注美国什么时候实质性让步,至于各种社交媒体的喊话,除非从事相关资产炒作或者做自媒体,就不用看了。

美国没啥可怕的,虽然总体实力仍然强大,但是要注意,针对性打击的不是美国这个整体,而是美国内部搞恶意针对的那一撮。对这帮人,好好说话是听不懂的,就得持续上强度才行。

源自:大树乡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