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屿见闽南”的南音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记者陈立新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吴晓菁)昨日起,“天涯共此南音月·四海同庆中国心”2025年南音展演活动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以下简称“屿见闽南”)启幕。此次展演活动持续到8日,来自香港、台湾以及厦门、泉州等地的12支南音表演团队将轮番登场,为市民游客献上三场跨越古今的南音艺术盛宴。
在昨日上午的首场展演中,《春天时》《春犹峭即神仙眷侣》《福自邻里来》《振鹭·礼颂》等经典与新编剧目接连上演。一支支队伍倾情演绎,以精湛的唱腔与默契的配合充分展示了南音清音雅乐、曲韵悠扬的千年古韵。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厦门市国祺中学表演团队用清澈明亮的青春嗓音,唱响《春犹峭即神仙眷侣》。带队老师、南音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宝雅介绍,该曲目改编自南音清唱剧《金石吟》,在琵琶、二弦等传统乐器与西洋管弦乐器的和谐共鸣中,生动演绎李清照与赵明诚志趣相投、共护“金石”的千古佳话。
“在香港这样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用国际化的语汇,传承南音这门古老的艺术。这次来到鹭岛演出,更像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与致敬。”香港福建体育会南音组负责人邱毓敏说,此次展演带来的曲目是《我为乜》,该曲目在保留核心韵味的同时,融入了一些现代表演理念,希望能让更多年轻观众感受到古老南音的独特魅力。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归侨陈连法先生感慨道:“我们的先辈将南音带到了南洋,工乂谱是我们世代相传的‘家书’。这次参加展演,唱的是海外游子一代代传承不变的乡音与乡愁。‘四海同庆中国心’,这句主题真正说到了我们心里。”
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活化石”的南音,正以其悠远深长的古韵,连接着全球华人的文化基因和情感记忆。本次展演落地“屿见闽南”这座“体验式非遗博物馆”,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不仅原汁原味地展现南音的古老魅力,更彰显其在新时代下焕发的蓬勃生机。
据悉,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厦门篇,4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节目核心取景地“屿见闽南”人气飙升。荧屏上的非遗魅力迅速转化为现实中的游览热潮,众多市民游客循着节目的足迹前来打卡,亲身体验闽南文化的独特韵味。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