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转化】开着货车运“黄金”|“秸秆经纪人”陈家兄弟的“秋收密码”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两山”转化】开着货车运“黄金”|“秸秆经纪人”陈家兄弟的“秋收密码”


【“两山”转化】开着货车运“黄金”|“秸秆经纪人”陈家兄弟的“秋收密码”

  2025-09-19 07:38:39     简体|繁體
http://m.993113.com/1089608.html

9月16日,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陈家兄弟俩的货车就载着满车秸秆,轰隆隆碾过晨雾未散的村道。车轮旁,一捆捆玉米秆码在田垄里整整齐齐,拼成一幅秋日里最鲜活的丰收晨景图。

不一会儿,哥哥陈全拉着一整车秸秆到达位于安顺市天龙镇上的贵州天龙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毛何仔细将车辆过磅的数据一一记录在册,以便一天结束后进行结算。

陈全开着货车到秸秆加工厂。

贵州天龙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一角。

每年秋收季节,都有数十个这样的秸秆经纪人每天从地里拉秸秆卖到加工厂。

毛何介绍,陈全和陈银兄弟俩是与他合作多年的秸秆经纪人。

原本,陈全和陈银兄弟俩靠着在外打工多年的积蓄,东拼西凑几万元各自购买了一辆二手货车,主要依靠为工地拉砂石作为收入。

“但工地收入并不稳定,我们得想着法子让车忙起来。”陈全说,2016年,听说镇上成立的贵州天龙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正在回收秸秆,一到丰收季,需要大量有货车的司机运秸秆,而且一日一结。

兄弟俩一合计,说干就干。

先是陈全从老乡家四处回收、拉运秸秆,后来弟弟陈银也加入了秸秆经纪人的队伍。这几年,兄弟俩每日穿梭在村头村尾、田间地头,从农户手中回收秸秆,再一车车运往综合利用企业。

贵州天龙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处理秸秆。

田间地头等待收运的玉米秸秆。

“企业对带玉米棒的秸秆,回收价格是420元一吨,不带玉米棒的纯秸秆价格是200元一吨。”陈全说,从老百姓手里收带玉米棒的秸秆,每吨价格大概是200至300元;不带玉米棒的秸秆,农户有时一分钱不要,免费送给他们运走。

天龙镇打磨村村民郑敏解释说,“以前,我们收完玉米的秸秆不是堆就是焚烧,后来政府禁烧后,实在找不到地方放,现在有人收,我们免费也乐意让他们拉走。”

“回收秸秆帮我们解决了一件烦心事啊!”郑敏回忆说,前几年禁烧秸秆,大家就趁着夜里偷偷摸摸烧秸秆,空气太差了,我们睡觉连窗户都不敢打开。

秸秆制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

如今,随着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成熟,昔日无人要的“废草”成了如今的“黄金草”。贵州天龙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每年平均收购秸秆近万吨。

回收的秸秆主要用于加工成青贮饲料和黄贮饲料,销售到位于清镇市的“山花牛奶”、贵州黄牛集团等养牛场。2023年,企业还启动了另一条生物质燃料生产加工线,秸秆制成的生物质燃料可代替部分燃煤供能,减少含硫污染排放。

一来二去,秸秆经纪人成了连接农户和秸秆加工企业的“桥梁”,随着秸秆禁烧政策的推广,安顺各地秸秆经纪人的“生意”也火爆起来。

“陈哥,打磨村头还有2亩玉米秆能收了,你和你弟陈银一起帮我收了。”陈全刚下完一车秸秆,毛何又给兄弟俩安排了收秸秆的新任务。

“好的,没问题。”陈全和陈银应和着,转身快步登上货车,赶赴下一个秸秆收储点。

满载秸秆的货车等待过磅。

建民秸秆厂用玉米生产青贮饲料。

最近,各地陆续启动秋收,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建民秸秆厂也忙着回收秸秆。与贵州天龙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不同的是,建民秸秆厂更多的是自产自销。

现场,经过投料、分切、粉碎、搅料、添加发酵菌、定型等流程后,一个个青贮饲料生产打包完成,可储存一年以上。

龙明明为秸秆经纪人登记秸秆重量。

建民秸秆厂负责人龙明明表示,自己有一个养牛场,过去从广西、江西等地购买一吨饲料需要800多元,现在自己有了秸秆加工厂,一吨青贮饲料生产下来才600多元,供给自家养牛场,能节约不少饲养成本。

傍晚,夕阳洒进陈全的货车驾驶室,仪表盘显示当天来回跑了至少六趟。他们心里清楚:这一趟趟跑下来,成了每年秋收季的“增收密码”。

“有时一天要跑个四五个村,百公里路。”陈全说着,简单算了一笔账:除去人工和油费,一天下来收入平均也有700至800元,多则近千元,是打零工收入的两三倍。

日子越来越好后,陈全为家里添置了一辆小轿车,弟弟陈银也盖上了新房。

更让他们得意的是,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以前一到这个时节,到处火光黑烟,现在,只见蓝天白云下,田间整齐的秸秆。

2024年,《贵州省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区域划定方案的通知》正式发布,在充分尊重农民个人的意愿的同时鼓励秸秆回收利用。安顺市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7.29万吨,可收集量74.02万吨,利用量66.81万吨,利用率达90.25%,秸秆实现了应收尽收。

2024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9.5%,较十年前得到显著提高。

龙明明将回收的秸秆制成青贮饲料供应自己的养牛场。

企业获利,经纪人赚钱,蓝天回归。陈全想起最近听到村里一位村民的感叹:“从前烧秸秆罚钱,现在卖秸秆赚钱。”

一辆辆“秸秆经纪人”的小货车正碾出一条黄金路——车轮下是绿水青山,车厢里是金山银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金秋时

编辑张警

二审王剑

三审谢巍娥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