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期伊始,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为全镇学子准备了一份特殊的“开学礼包”。9月1日,大曹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手司法所、派出所,共同走进大曹镇桃源小学,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开学第一课”暨“绿书签”主题宣讲活动,为新学期校园育人工作注入“安全底色”“法治亮色”与“文化成色”。
安全宣讲筑防线,守护成长“第一关”
“安全是成长的基石,也是学习生活的前提。”活动现场,大曹镇派出所民警以“校园安全无小事”为切入点,结合小学生认知规律与日常行为特点,构建了“案例讲解+互动问答+实操演示”的三维教学模式。

从“过马路如何识别红绿灯与斑马线”的交通安全常识,到“火灾逃生时弯腰捂鼻的正确姿势”的消防安全技巧;从“夏季防溺水‘六不准’”的生命守护准则,到“遭遇校园欺凌时如何及时求助”的自我保护方法,民警用真实案例敲响安全警钟,用趣味提问调动参与热情。当被问及“陌生人给糖果该怎么办”时,学生们纷纷举手回应“不能要,要告诉老师”,现场互动氛围热烈。此外,民警还现场演示了“挣脱陌生人拉扯”“正确拨打110报警”等实用动作,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为学生筑起一道“看得见、用得上”的校园安全防护网。
法治教育播种子,涵养文明“新风尚”
“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保护我们成长的‘铠甲’。”大曹镇司法所志愿者以生动比喻开篇,拉开“法治进校园”的序幕。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志愿者摒弃传统说教模式,通过“小明被校园欺凌后如何维权”“小刚捡到同学财物该如何处理”等情景小故事,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法律的意义。
针对校园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志愿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与同学吵架后该用沟通解决还是武力对抗”,帮助他们树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观念。同时,志愿者还向学生们解读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概念,为后续“绿书签”活动做好铺垫,让法治精神不仅停留在“知法守法”的层面,更延伸到“尊重创新、守护文明”的更高维度,助力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是非观。

绿书签行动树导向,培育阅读“好习惯”
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大曹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以“绿书签行动”为载体,打造了一场“正版阅读启蒙课”。志愿者们手持“绿书签”宣传海报,向学生们详细阐释“绿书签”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拒绝盗版、远离有害出版物的“标识”,更是倡导健康阅读、守护精神家园的“旗帜”。
志愿者们通过现场展示正版与盗版书籍的对比样本,让学生直观看到盗版书籍“纸张粗糙、错字连篇、插图模糊”的问题,深刻认识到盗版书籍对视力健康、知识获取的危害,以及对创作者知识产权的侵害。此外,志愿者还精心推荐了《雷锋的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等优秀儿童读物,鼓励学生“多读正版书、多读经典书”,在阅读中汲取精神养分,在校园内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化氛围,让“绿书签”成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符号。
此次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司法所、派出所的联动行动,既是基层单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也是推进“平安校园、法治校园、文明校园”建设的创新探索。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将进一步整合多方资源,持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安全有保障、法治有温度、文化有活力”的良好环境。(通讯员邢龙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