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弱项提升建设品质
石家庄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县城一线调研
县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
近年来,石家庄市强力推进县城建设,因地制宜补齐县城建设短板弱项,全力提升县城建设品质,努力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美丽新县城。
日前,记者走访深泽、元氏、赞皇3县,近距离感受县城焕新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
●古韵新生,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近日,深泽县“旱码头”商业街人气旺盛,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深泽县委宣传部供图
夜幕降临,深泽县向阳街两旁商铺灯火通明,晚饭后散步的居民结伴而行,孩子们追逐嬉戏。人流熙攘,笑语欢声,市井烟火气升腾。
4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沿街建筑参差不齐,特别是向阳街南北两端均为断头路,南关段道路中间残存20世纪80年代的30多家门店,非常破旧。
转变始于深泽县树立“小而精、小而美”的县城建设理念。近年来,该县围绕“一河两岸、城河互融”的城市发展格局,确立了“赓续历史文脉,讲好深泽故事”的设计理念,聘请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河北省北方设计研究院等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充分运用城市体检成果,对城市更新进行规划设计。
挖掘滹沱河水文化、码头文化和深泽县文庙儒家文化等多种历史文化元素,重点规划打造以向阳街为主轴,从南到北构建一河、一馆、两街、五牌坊、七广场、三公园等一批标志性场所,建设具有历史记忆、文化特色的片区。
如今,改造后的向阳街面貌一新。在向阳街南入口处,新建的兴泽门气势不凡。兴泽门的对面,健康步道直通滹沱河,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紧临兴泽门的深泽会馆、“滹沱云渡”水码头特色商业街,成为群众了解本地商业历史的重要场所。
向阳街西侧的“旱码头”商业街人气旺盛。商街由东小街、中街、西小街组成,整体布局呈十字形,街区以码头文化为中心,按照“明清+近代+现代”规划理念进行设计。
两条商业街业态丰富多样,既有餐饮、电玩、汉服等时尚业态,也有代表着本地特色产业及文化的京胡、面塑等业态。如今,这里成为深泽消费增长的主要场所和群众身边休闲地。
未来,深泽县将打造更多主题特色公园,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以街道命名、公园建设等方式,将文物古迹融入城市建设中,让人们在日常休闲和出行中就能感受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智慧社区,幸福生活就在家门口
8月2日临近中午,元氏县槐阳镇育苑社区的便民食堂热闹起来。70岁的社区居民乔书芹和往常一样准时来到餐厅。“这里干净卫生,价格也实惠。4个素菜,加上米饭、馒头和汤,才12块钱。”更让她感到暖心的是,食堂还提供送餐服务,解决了行动不便老年人就餐难题。
便民食堂只是育苑社区“幸福生活圈”的一环。社区不仅办起便民食堂,还将菜市场、卫生室、养老服务站等便民服务设施集中布局,把医疗、娱乐等功能“圈”进社区,让居民生活更加舒心。
曾经的这里,断头路阻碍通行,菜市场人流稀少,学校周边拥堵,社区土地闲置。
面对难题,元氏县按照完整社区建设理念,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整合住建、民政、教育等12个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制定了统一的社区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着力打造集菜市场、便民食堂、养老服务、卫生室、图书阅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通过盘活闲置底商和空闲土地,打通思源路,建设育苑、恒山社区中心,推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同步建设、同步提升,为辖区居民提供涵盖文化、教育、健康、娱乐等多方面的优质服务。
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过程中,元氏县特别注重引入智慧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该县开发建设了社区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上线智慧社区App,方便居民及时获取便民信息。社区居民通过手机,就能轻松实现社区食堂线上订餐、门诊预约送药、联系上门维修、托幼服务预约等多样化服务。
“智慧平台的应用,有效实现了社区服务零距离、社区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打通了完整社区建设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的通道,显著提升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衡性,让高品质社区服务真正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元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元氏县将继续深化完整社区建设,在居民家门口配齐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业态,把社区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居民满意的“幸福圈”。
●拥河发展,生态新城宜居宜业

近日拍摄的赞皇县槐河生态长廊景观。赞皇县委宣传部供图
晨曦微露,赞皇县槐河岸边的滨水公园,早起的人们在这里散步遛弯儿。
“水清岸绿,让人心旷神怡,我经常来晨练。”赞皇县居民李清彦说,以前槐河河边杂草丛生,河道狭窄,人们想晨练都没有去处。但是近几年这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建设了廊桥、观景塔、体育运动场、亲水平台等景观和游乐设施,来晨练的人也多了。
“前几年,赞皇县面临主城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城市功能布局不均衡等问题。”赞皇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杨广义介绍,在听取群众意见,聘请专业设计团队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该县确定“一河两岸、拥河发展”战略,依托槐河穿城而过的生态优势,对槐河以南的旧城区提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交通路网优化、背街小巷整治、公园游园建设等系列城市更新行动;对槐河以北的新城区扩容,实施槐河生态长廊、职教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布局文体旅融合的现代产业新业态,推动产城教融合发展。
“家门口的游园变多了,下雨天路面不再出现大量积水,环境越来越美了,咱们的居住体验越来越好了。”谈起县城近年来的变化,居民刘丽芬竖起大拇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赞皇县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县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个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今,随着一批批城市更新项目完成,城市功能日渐完善。
打造4个高端社区,完成25个老旧小区改造,从房屋修缮、设施更新到环境美化,让居民住得舒心。提升通府街等7条特色街道,出门见绿、移步换景成为日常。
农产品交易市场、综合客运枢纽投用,解决居民购物、出行难题。中医院南院区加速建设,提升人们办事、就医便利性。高压电缆入地、老旧管网改造、供热提质等工程落地,保障城市稳定运行。(河北日报记者许君强)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