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刘杰)近日,在京津冀机器人大赛暨第二届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先进技术赛道廊坊预赛开幕式上,廊坊市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调查指数发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机器人密度分别达到762台/万人和616台/万人,均高于全国470台/万人的平均水平。

近日,京津冀机器人大赛暨第二届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先进技术赛道廊坊预赛在香河县举行。图为开幕式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刘杰摄
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是指运行中的机器人数量与员工人数的比例,通常以每万名制造业员工所配备的机器人数量为单位,是被广泛用作衡量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有效工具。“通过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能够直观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自动化水平,从而评估其在制造业中的竞争力,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应用深入发展。”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尹静鹏介绍。

近日,京津冀机器人大赛暨第二届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先进技术赛道廊坊预赛在香河县举行。图为展览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刘杰摄
据了解,廊坊市在全省各地级市中率先开展机器人密度调查,并联合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了《廊坊市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调查分析报告》。调查面向该市下辖各县(市、区),调研企业所属行业类别涵盖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2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
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廊坊市规上工业企业的机器人密度达到464台/万人,接近全国470台/万人的平均水平。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产业机器人密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造纸和纸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自动化改造潜力巨大。

近日,京津冀机器人大赛暨第二届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先进技术赛道廊坊预赛在香河县举行。图为开幕式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刘杰摄
经过多年发展,廊坊市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79家,实现机器人产业成体系、强应用、上规模。截至2024年底,该市机器人产业实现营收30.1亿元,同比增长39.4%,占全省机器人产业营收比重20.6%,居全省第2位;培育省级机器人应用场景6个,其中获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3个。
“下一步,廊坊将着眼于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产业方向,大力支持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及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向机器人本体和生产线集成拓展,着力打造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发展格局,积极拓展各类应用场景,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廊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工业科科长方伟明表示。
编辑: 来源: